> 行业动态> 正文
1

牡蛎成为乳山海洋产业名片

  近日,随着第四届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成功举办,山东省乳山“网红”牡蛎的热度进一步提升。从以往“论堆卖”到现在“论个卖”,从本地自给自足到全网供不应求,从名不见经传的海产“土货”到享誉国内外的生鲜“大咖”……短短几年时间,凭借品质好、品种优、品牌响,山东乳山跻身全省乃至全国牡蛎产业新高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牡蛎之乡”。而牡蛎,也成功“解锁”乳山特色海洋经济。

  来自乳山市海洋发展局的数据显示,乳山牡蛎养殖面积8万亩,年产量30万吨,产值24亿元。数字的背后,凝结了太多奋斗的故事。

  在乳山市海阳所镇西黄岛村,王志刚是个远近闻名的“牡蛎大王”。他从事牡蛎养殖近20年,养殖面积从最初的150亩发展到现如今7000亩,年产值从当年的“赔本赚吆喝”到如今的千万元。可以说,王志刚的经历见证了“乳山牡蛎”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

  随着牡蛎的“长大”,王志刚也成为央视等媒体“常客”。众多记者带着对牡蛎美味的向往和对渔民发家致富的“探秘”心理前来采访。而对于王志刚来说,牡蛎确实让他“解锁”了发家致富之路,他也以多年来的经验和积累,随乳山市海洋经济一起转型升级。

  在得知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引进了“三倍体牡蛎”后,王志刚购买了一批牡蛎苗尝试养殖。牡蛎三倍体养殖技术,突破了乳山牡蛎养殖的“瓶颈”。种牡蛎不排卵,在温度高的时候依然会继续生长,有效解决了夏天牡蛎无法上市的空档期。引进了三倍体牡蛎养殖以后,牡蛎的生长速度加快了、产量也提高了,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三倍体牡蛎可以全年生长,而且个头更大、肉质更肥美,大的能长到成人手掌这么长,基本都是论只卖,一只新品种牡蛎抵得上普通牡蛎一斤的价钱。”王志刚说,新品种三倍体牡蛎较普通牡蛎生长速度可以提高30%,单体价格能卖到几十块,一个夏天,他能有百万元的收入。

  作为一种贝类生物,牡蛎的外壳该如何处理?会不会成为海洋垃圾?第四届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媒体采风期间,笔者们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在山东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个疑问有了答案。

  原来,乳山市早已着手利用乳山牡蛎的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通过与高校院所的教授合作研发牡蛎新产品,扩大其影响力;引进开发新技术,将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变废为宝。在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笔者看到,该公司早已把普通人眼里的“海洋垃圾”牡蛎壳变成为市场上抢手的热销货,牡蛎壳被加工成了细腻的牡蛎粉,再经过车间工人的配比和填料,最终生产出了一种土壤调理剂。据了解,该公司目前每年回收的牡蛎壳能达到10万斤以上,增产值5000万元左右。

  第四届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开幕式所在地——海阳所镇,正在建设中的“牡蛎文化园”吸引了广大游客和媒体的目光。

  对于乳山市来说,牡蛎绝不仅仅有经济价值,而渐渐成了一种寄托,牡蛎已经成为一个特色产业“名片”,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也不断推动其培育出新的文化内涵。

  牡蛎文化园的布置中,把牡蛎“嵌入”海洋经济,多种特色元素营造出浓浓的海洋文化氛围:古老的风帆船边,会结100多种渔网的老渔民讲述他和牡蛎的故事;牡蛎壳铺成的小路,讲述着人们对牡蛎的感情……这个乳山当地商人自己打造的文化园,从情感上讲,渗透着当地人民对牡蛎这个发家致富的“金豆子”的感激,从商业角度上来讲,又是乳山市民抢抓“牡蛎机遇”的折射。

  据了解,乳山官方正着力打造“牡蛎小镇”,依托中国牡蛎之乡、滨海旅游生态资源,构建以牡蛎特色产业为核心,健康颐养、乐居乐业为特色,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为主体的牡蛎产业中心集散地和极具山东特色的产业小镇。同时,乳山市将牡蛎与母爱城市文化名片融合,在每年牡蛎大批量上市时,借助牡蛎文化节、牡蛎争霸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赛事,提升乳山牡蛎品牌知名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8465)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猪苓(土库曼斯坦)
以前从来不去评价,不知道浪费多少积分,自从积分可以抵现金的时候,才知道积分的重要。后来我就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复制到哪,即能赚积分,还非常省事;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又健康快乐能么么哒
01月28日 09:24
16+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