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综合> 正文
4

地膜不再成“地魔”

  封装、填单、装货、发货……一大早,位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大门口就人来车往,发往内蒙古海拉尔、新疆喀什等地的液态地膜正在装箱发货。

  很多人对地膜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塑料地膜上。在山东、河北、内蒙古、新疆以及陕西的渭北等干旱地区,由于传统的塑料地膜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农田里各类白色塑料膜随处可见。

  为解决这一问题,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于闵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可降解的液态地膜,可完全替代传统地膜用于农业生产,并有效解决困扰农业生产的“白色污染”问题。

  “白花花的地膜深入地表,用工具清理很困难,只能靠人工一点一点捡起来,不仅费时费工,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地膜残留物埋在土壤里,种子播下后一旦被包裹缠绕,根系扎不下去,就会死苗,并且时间久了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在西北旱区,当地农民对此深有体会。

  “可降解地膜价格相对较高,但整体算下来每亩地可降低成本100多元。”于闵说,传统地膜需要人工捅破才能出苗,使用这种新型液态地膜,作物可自然出苗,还能减少施肥用药工序,与使用塑料地膜相比,用工量仅为使用塑料地膜的20%。

  液态地膜的用途不仅局限于覆土保墒,还有拓展作用。比如猕猴桃越冬,用液态地膜去涂干,不仅可解决越冬的保温问题,还可减少病虫害。

  据介绍,使用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技术,喷施后,在土壤表面会形成一层黑色的高分子保护膜,可接收自然降雨,经过光照和微生物作用,40天到60天可逐渐自然降解为有机肥,不仅避免了“白色污染”,还能给土地增加肥力,同时具有与塑料地膜同样的增温、保湿、保苗作用,费用也比塑料地膜减少30%左右。

  为了考察生物液态地膜在保墒、保温、吸热、透水、防风固沙等方面的性能和对作物生长、出苗、产量的影响,今年,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安排了试验田种植土豆、玉米两种作物,采取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

  在关中平原东部的陕西大荔县部分试验田里,记者看到,喷洒了液态地膜的农田,有的在地表形成了一层纸状膜,有的像铺上了一层均匀的“绒毯”。

  当地农民说,这种新型地膜还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因其透水透气性强,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在花生、土豆、棉花等作物大田应用中,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性,减少病害发生,增产效果显着。

  “新型液态地膜研制及在农林领域的应用”是杨凌明瑞公司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多年联合攻关取得的一项科研成果,曾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017年陕西省工信厅将其列为“十三五”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2019年,有关部门对连续使用可降解液态地膜5年的土样实施检测,未检测出致癌有机化合物苯并芘,证实液态地膜无污染。

  目前,该液态地膜技术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河南等地应用于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种植,推广面积近10万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1364)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深圳(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扯淡,这都是所谓的专家在忽悠!
04月29日 09:23
5+1
鹅蛋(四川省眉山市)
学习了,偏方害人不浅
04月29日 09:30
12+1
土元(江苏省盐城市)
挤一挤,纹身好疼的。你们不是眼睛好么。
04月29日 09:37
5+1
黄石(哥斯达黎加)
两位专家一起直播,讲的知识还挺全面[鼓掌]
04月29日 09:43
6+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