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 正文
3

中国水稻第一县的新传奇

从江汉平原上的水乡泽国,到“监收鱼盐之利”的鱼米之乡,湖北省监利县历经沧海桑田上千年。

从全国“三农”改革的先行者,到坐拥全国水稻第一县、中国小龙虾第一县等金字招牌,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监利只用了不到20年。

“监利县面临长江,背靠洪湖,上百万的县域常住人口,最大的优势是农业,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农村,最大的希望和潜力也在农村。”在监利任职8年党政主职的县委书记黄镇对监利农业农村情况十分熟悉。黄镇认为,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监利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必将推进监利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黄镇表示,监利将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加快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公共品牌,全力以赴打造“江汉平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区”。到2020年,监利要基本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以“双水双绿”产业为主的绿色农业成为引领全省、示范全国的新旗帜。

“双水双绿”引领监利虾稻产业全面升级

冬季到监利县农村采访,随处可见如湖面一般的虾稻田,稻茬正在水下发酵,给虾苗提供着天然饵料。

近年来,随着小龙虾消费市场的火爆,作为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虾稻产业在长江流域快速发展。监利县一马当先,据监利农业农村局统计,2014年,监利全县虾稻共作面积仅有6万多亩,2019年已突破百万亩,全国每7只小龙虾约有1只产自监利,虾农收入显著增长。

在产业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出现了过度追求产量等新问题。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的院士、专家适时提出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即充分利用平原湖区稻田和水资源的优势,使“绿色水稻”和“绿色水产”协同发展,做大做强水稻、水产“双水”产业,做优做特绿色稻米、绿色小龙虾等“双绿”农产品。

监利县迅速行动,率先深化“双水双绿”县校合作,4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荆州市副市长邓应军、监利县委书记黄镇等参与和推动下,监利县县长韩旭与华中农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监利县副县长杨金勇分别与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院长顾泽茂教授、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曹凑贵签订了《“双水双绿”科研示范基地共建协议》《监利县“双水双绿”产业规划咨询协议》,开展全方位技术集成模式攻关与研究,争取达到“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粮食提质+小龙虾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安全”的效果。

监利县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2019年,监利县财政安排1500万元支持农业绿色发展,重点用于“双水双绿”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整合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集中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连片1000亩以上的“双水双绿”新基地和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同时,监利县创新“三农”融资平台建设,实施金融驱动,充分发挥县财政出资4000万元涉农贷偿基金的杠杆效应,创新推进“兴农贷”“楚农贷”服务业务,引导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发展农业,积极构建农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

新农人助力服务监利农业全产业链

监利县种田的老把式、新能手数不胜数,但大家公认周老嘴镇农技员周振涛为“工厂化育秧第一人”。2011年,他率先建成监利第一家育秧工厂,突破了机插秧技术瓶颈,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链条至此打通,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育秧工厂开始风靡监利。

近年来,监利县涌现出许多建育秧工厂、服务农民的新农人,在监利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从乡村女教师到女粮王”的毕丽霞,农商共进、带着农民干的“田保姆”欧阳斌,弃工从农、做放心粮的“硕士农民”刘应文,“农技能人”周祖清等一批高素质农民代表。他们不仅能帮农民轻松种田,提供各种农业生产服务,还在向农产品加工端发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合作社已把土地整理、水稻育秧插秧、农资供应、测土配肥、粮食收购、烘干代储、稻米加工包装、职业农民培训、现代农业观光集合于一体。还主动加压,通过科技帮扶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在监利县尺八镇的尚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欧阳斌坦言,随着合作社的产业链越拉越长,他的主要精力已放在农业上,以前在乡镇创业开的商业超市,还可作为农业的配套产业,销售合作社生产的土特农副产品。

在监利县程集镇金草帽农业合作社,记者看到生产车间内有条菜籽油生产线。“这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发的7D功能型菜籽油加工设备,既能使菜籽油具有类似土榨的浓香风味,又能达到高品质标准。”理事长周祖清向记者介绍起合作社“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思路,就是要深挖油菜产业潜力,开发油用花用等油菜多用高效模式,实行粮油产品套餐供应,结合农家乐、乡村旅游节等渠道来销售。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黄凤洪告诉记者,7D是指7道独创工艺技术的简称,通过集成油菜籽原料清洁净选、微波调制增香、低温压榨、炼制等技术,可为小型油料加工量身定制,产出的功能型菜籽油不仅安全营养,色泽清透光亮、风味浓郁纯正,卫生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还具有食药养身功能,提升了油菜籽加工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到宜居乡村品尝“监利味道”

“湾子林”是生长在监利农村农户房前屋后的常见林木,2018年以来,监利县委、县政府把大规模推进“湾子林”改造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突破点,出台美丽乡村分类创建以奖代补政策,引导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干,因地制宜将以往脏乱差的“湾子林”改造成各具特色的“小游园”。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村民的广泛参与,但监利县在外务工人员较多,监利各乡镇及村落通过联谊沟通,利用人员返乡探亲之时,以乡贤座谈会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

毛市镇上观庙村村民杨剑平说,他曾在广东番禺地区开设面点店铺,年收入可达二三十万元,并打造出了面点品牌。经过多年积累后回村参与乡村建设,他利用空余场地组织了一支业余篮球队,发展村级体育运动,给乡村文体发展添把力。

北有“狗不理”,南有“毛市佬”。监利县不盛产小麦、不以小麦为主食,以监利毛市镇为代表,却有超10万人在外从事面点制作、经营工作,靠着“一块案板、两根擀面杖、三口之家”的作坊起家,开店遍布全国,毛市镇连续被中国粮油学会授予“中国面点师之乡”称号。

毛市镇党委书记刘俊军介绍,近年来,毛市镇深挖文化底蕴,以“中国面点师之乡”“中国书法名镇”为抓手,组建“毛市佬”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毛市面点文化品牌创建,打造毛市书法特色一条街,各村道德讲堂、农家书屋、广播室、文化室等各种文化设施全覆盖,以打造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为突破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我们应转变过去重经济轻文化的理念,要‘既富口袋,也富脑袋’,重新定义乡风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把它作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监利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莉说。

如今监利的美丽乡村,春赏油菜花,夏尝小龙虾,秋品绿色稻,冬有鳝美食,一年四季都有监利“毛市佬”的面点。“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黄鳝原本在夏秋季资源丰富,而冬季极少,进入新世纪后,江汉平原一带开始探索推广黄鳝池塘网箱养殖技术,保证了全年均有鲜鳝上市供应,到了春节前后,反而是监利黄鳝的销售旺季。

2017年以来,监利县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连续在春夏季举办小龙虾节,在秋冬季办黄鳝节、面点节,进一步提升监利虾稻米、稻田虾、生态黄鳝、面点美食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优化餐饮品牌、加工增值和电商推广等全产业链的布局,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品牌、增品种、提品质、显品味,抢占农产品中高端市场。

监利县委副书记杨从国表示,监利县将统筹利用好市场主体、高校院所、政策支持等多种资源,继续加强监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筑强村集体经济,增强监利品牌影响力,用行动来加强监利农业优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7989)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鸭毛(四川省遂宁市)
以前从来不去评价,不知道浪费多少积分,自从积分可以抵现金的时候,才知道积分的重要。后来我就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复制到哪,即能赚积分,还非常省事;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又健康快乐能么么哒
12月28日 08:10
16+1
花生(云南省昆明市)
今天看了复仇者联盟4,那么多特效,感觉现在的漫威电影已经黔驴技穷了,还是喜欢日本电影,也许受设备跟成本的限制,有的画面不清晰,甚至有马赛克,电影封面修的有点大...但是日本电影贴近我们的生活,故事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教室啊,地铁啊,病房啊...最主要一个理由,没有特效,逼真
12月28日 08:16
15+1
鸭蛋(四川省南充市)
中国人要炒菜,所以食用油和盐的使用量与欧洲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比欧洲人多三五倍正常。其他的,以蔬菜为主肉类为辅对于多数国人来说倒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12月28日 08:23
6+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