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综合> 正文
3

中药材“农残病”需从源头治

  近年来屡屡暴露的中药饮片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不禁让人担心中药行业就此出现信任危机,尤其是一些知名品牌也难以独善其身。

  之所以会出现农残超标,恐怕与源头不无关系。以前,中药材尤其是传统药材的来源大多靠野外采集,不仅获取方便、成本低廉,还绿色环保,“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总能让人对其药效产生不少美好的期待。如今,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中药材被市场所需要。由此很大一部分中药材被“请进”了田间地头进行大面积种植,规模化种植已是大势所趋。

  不可否认的是,在药材的种植过程中,由于一些中药材的种植者缺乏基本的植保常识,一些药农为了保产增收减少病虫害,进而大量使用各种农药,甚至是国家明令禁止应用于药材上的农药,导致农药过多地残留在药材之中,人为地降低了药材质量。中国医学科学院一位研究员曾这样描述其在某中药材产地的所见所闻:“在散户种植田,药农每四五天要全部打一遍农药,每次都是四五种农药混合搭配着打。由此可见,其农药残留会有多严重,一些药材农药残留超过国际标准几十倍甚至于上百倍也就不足为奇了。”都说“药材好、药才好”,一旦药材自身的质量与安全无法保证,甚至因农残超标而导致副作用,恐怕再卖力地宣传都难以让消费者信服。如此一来,受损的将是整个中药材行业。

  中药安全,事关公众健康,事关国粹的传承与发展。国粹中医要树立自己的新形象,必须重视农药残留等问题的存在。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整个体系建设入手,改变依赖化学生产方式,破解农药残留之困不过是基础工作之一。抓好中药材质量必须从根源入手。

  一方面,构建健全而先进的标准体系,使之达到和超过国际标准,比如农药的残留等要力求最低化。我国中药行业供货源头过于分散、进入门槛过低,必须完善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将各种纷繁错乱的标准统一起来,将落后的淘汰掉,同时,完善提高准入制度,让企业更正规、更具竞争力,让更多的“散兵游勇”成为正规军。规范的操作量化标准和足够的规模,或许是破解药材安全难题的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中医药法》。《中医药法》第22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提高中药材质量。”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规定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法予以惩处,绝不姑息。

  此外,还要构建中药材发展的国家规划,在做好相关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产业布局和实施,将其做大做强。同时,要完善现有的监管体制,变“九龙治水”为“主体责任”,建立专门的中药管理机构实施身份管理,使管理责任能够真正落实。

  唯有从严把关药材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严禁剧毒农药使用,逐步实现有机种植,利用现代物流科技,做到药材的可追溯、能监管,“药材好,药才好”的目标才能实现,中药才能真正成为治病救人的良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6864)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普洱茶(青海省海南州)
挤一挤,纹身好疼的。你们不是眼睛好么。
01月26日 09:40
5+1
湘尖(青海省海东市)
好久好久不见
01月26日 09:47
9+1
鹦鹉(安徽省黄山市)
我嘴巴管不牢,爱吃,还爱吃晕菜,否则饿的不行,没办法。
01月26日 09:53
12+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