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综合> 正文
6

北纬30度上的“特立”前行

  北纬30度横贯中国大陆腹地,湖北省咸宁市恰处这条神奇的纬度线上,这里资源富集,名产盛出,是中国“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和“温泉之乡”。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正如跳高一样,当跳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再往上每增加一公分,都是“新高度”“新突破”。

  站在新的起点上,资源优势如何变成产业优势?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之上,咸宁市抢抓历史性机遇期,于2016年10月提出“全力创建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争当北纬30度上的“创优”样本,并展开了全力的冲刺。

  立“特”扬“优”,一张图纸定位绿色崛起

  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咸宁市,一直以来便是湖北省的绿色生态强市,坐拥“一江(长江)一山(幕阜山)”,是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末全市经济总量已跨入“千亿元俱乐部”。

  在经济总量和生态GDP“比翼”齐飞的同时,农业如何同步发展、转型升级?面对记者的提问,市委书记丁小强微笑着伸出两个指头,一语道破“天机”:“主要围绕两个字做文章,一个‘特’字,一个‘优’字。”他进一步阐释道,“咸宁市绿色资源富集,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但一直是散而不强,不成规模,产业化程度不高,我们立足实际,提出‘创新驱动、绿色崛起’战略,正在将这些农产品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集聚区,努力探索一条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全新路径。”

  思路定出路,规划定大局。在咸宁市,有两幅蓝图不仅挂在墙上,更是刻在各级干部的心上。从2016年起,咸宁市高位谋划“两带”建设,即“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和“幕阜山绿色产业带”。

  “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全长115公里,规划打造54处重点项目,串联起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大洲湖水生态修复示范区、咸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向阳湖现代农业示范区;“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全长180公里,以68个重点项目为支撑,全面推进绿色产业、特色小镇、新型社区、精准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这个大手笔的规划下,2016年咸宁市全面启动以青砖茶为主导的特色农产品综合优势区创建工作,要求在创建过程中融入市场、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把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三产融合”先行区、农民增收致富引领区“三区共建”作为基本定位,并全面启动千亿农产品加工提升、中国青砖茶产业基地、现代“菜篮子”建设、百亿畜牧产业提升、名优水产养殖推广和精品水果深加工等六大工程。

  一场特色农产品转型升级的大幕在咸宁市正式拉开。

  在咸宁市6个县市区的版图上,北有赤壁砖茶、咸安桂花、嘉鱼蔬菜,南有崇阳雷竹、通城油茶、通山水果,“一县一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正在大江两岸焕发勃勃生机。

  咸宁市市长王远鹤介绍说,目前咸宁市特色农产品基地面积达770万亩,2016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10亿元,其中以青砖茶、蔬菜、楠竹、油茶、水产等为代表的特色经济占比达90%以上……

  三产融合,一块青砖茶引领“三区共建”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棋局”中,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机遇和挑战倒逼咸宁市重新审视农业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利用好、发挥好自身的‘过人之处’,走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在特色农产品上突出‘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强’。”丁小强坦陈,产业优势集聚的关键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让我们先看“一片茶叶”的“产业融合”之路。

  在不久前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一块块黑色的砖茶让许多人眼前一亮。澄红清亮的茶色、浓酽醇厚的口感,让喝惯了传统红茶绿茶的人们又有了新的品茗选择。它,就是湖北省咸宁市的青砖茶。

  提起茶的历史文化,人们很容易联想起滇藏、川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却忽略了一条真实而漫长的“万里茶砖古道”——中俄古砖茶之路。这是一条堪比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而这条通道的源头,就是咸宁赤壁市的羊楼洞。 =

  羊楼洞青砖茶曾是皇家贡品,成就过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传奇,直到今日,它还作为外交国礼由国务委员杨洁篪赠送给俄罗斯总统全权代表巴比奇;它依然是边民生活的必备,占据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砖茶市场。

  “青砖茶一直是我们的特色产业,在建设优势区过程中,我们整市推进青砖茶产业,希望以此引领打造‘三区共建’。”咸宁市农业局局长黄文告诉记者,咸宁市正在通过加快推进“建百里茶廊、兴百家茶企、创百个窗口、育百名精英、树百年品牌”青砖茶行动计划,做强做大青砖茶产业。目前咸宁市青砖茶涵盖大众系列、定制系列、风味系列、礼品系列、收藏系列、艺术系列等6大系列50多个品类,年产量4.6万吨,综合产值60亿元,2016年带动脱贫10.1万人。

  走进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像走进一个现代与传统交融的茶博大世界。“过去我们制作青砖茶多用传统工艺,基本都是人工。如今,我们制作青砖茶的工艺改进了,这给青砖茶整个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常务副经理汪康民感慨道。

  羊楼洞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9500多亩茶叶基地,合作联合茶叶基地1.5万亩,自主研发200多种产品。“这家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砖茶生产线,在打造优势区的过程中承担了很多责任。”赤壁市市委书记江斌说,“龙头企业需要在生产标准、科技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进而带动周边砖茶企业的发展。”

  47岁的魏艳香是羊楼洞佑香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生产出来的“赵李桥”牌青砖茶带动116户农民致富,年增收5000万元以上。“我们的茶园是赤壁市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还有800亩基地是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加工方面已经开发50多个砖茶产品。”采访中,魏艳香向记者展示了刚刚开发出来的产品,有粽子砖茶、巧克力砖茶,还有针对男士和女士专享的“保健砖茶”。魏艳香说:“砖茶耐储存,越久越显价值,有句口号叫‘中国赵李桥,世界青砖茶’,目前我们的茶叶产品不仅是国内牧区牧民的‘至爱’,还新辟了泰国、日本、新加坡、印度、法国、瑞典、匈牙利等亚欧多国市场,大量出口蒙古、俄罗斯等国。”

  羊楼洞这样的龙头企业相继崛起,还有投资2.27亿元按4A景区打造的城区茶文化博览园、投资6亿元的赤壁赵李桥砖茶产业孵化园、投资1.5亿元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崇阳特种茶产业园、投资2亿元的通山九宫山茶生态科技园等一批产业园的加快建设,带动着咸宁砖茶产业的发展,带动着优势区的创建。同时,咸宁市始终抓住“赤壁青砖茶”这一地方公共品牌,将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包装、统一标准。如今,青砖茶成为通过欧盟标准认证的高档茶,“川字”牌已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是青砖茶行业里唯一的“中华老字号”,青砖茶制作技艺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而赤壁也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青砖茶之乡”的称号,羊楼洞被授名“世界茶业第一古镇”。

  砖茶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赤壁的旅游业。茶庵岭镇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如今可是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度假区,游人络绎不绝。“茶产业是绿色产业,也是富民产业,在打造优势区过程中我们要实现三产融合、惠民富民,实现‘三区’共建的基本定位。”据咸宁市特产局局长赵君武介绍,去年全市茶叶一二三产全年产值达36亿元,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各条旅游线路包括古镇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而以特色农业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经济每年以20%的速度快速蹿升。

  望夫山村六组村民沈金国是青砖茶产业提档升级的受益者。现在,他不仅在万亩茶园做技术指导员,自己也经营着300多亩茶园。种了几十年的砖茶,他感慨这几年的收益每年都在增加。“赤壁砖茶有名气了,不愁卖。对于我们种茶的来说,只要按标准科学种植,收入一点也不会低。”沈金国告诉记者,他现在一年至少能赚20万元。

  升级转型,一打“金名片”助推优势区顺势而起

  赤壁青砖茶只是咸宁市主打的一张特色农产品名片。它的先行探索为咸宁市其他特色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实践样本。以青砖茶为引领,咸宁市其他主导特色产业优势区也纷纷顺势而起。

  “北有寿光,南有嘉鱼”,地处湖北东南部的嘉鱼县,是全国有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嘉鱼的蔬菜有基础有特色,目前我们已建成30万亩蔬菜板块基地,形成了八大蔬菜示范基地。”嘉鱼县县委书记余珂告诉记者,近两年,嘉鱼县每年列支财政预算1000万元大力支持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嘉鱼县的潘湾镇有10万亩连片蔬菜基地,这里种植着成片的大白菜、甘蓝、冬瓜和南瓜。由于蔬菜行情的波动多变和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从种植标准化到上市均衡化便成了传统“两瓜两菜”的转型方向。

  “现在我们修建了1200吨容量的冷藏库,农民收上来的菜完全可以错峰上市,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这样的冷库,全县有11个。”王金山是嘉鱼县长江滩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的合作社就在潘湾镇,从品种研发到生产销售,合作社连接起蔬菜生产的整条产业链,并为周边农民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收购。目前,合作社订单蔬菜达到5500亩,年销售蔬菜50万吨。

  从去年开始,王金山不仅提供标准化生产技术,还为农民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搭建起了交易信息平台。“蔬菜产业要做好品牌不容易,从种到销各个环节都要做好。我们要把‘南有嘉鱼’的蔬菜品牌叫得更加响亮。”陪同采访的嘉鱼县农业局局长童波对记者说。

  油茶同样是咸宁市特色产业。咸宁市气候温和,土壤呈酸性,200多万亩林地适宜油茶种植。

  通城县是全国油茶基地建设重点示范县,湖北黄袍山绿色有限公司则是著名的油茶加工企业,以该公司为龙头的油茶科技产业园是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油茶产业示范园,集油茶品种研发、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培训教学、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记者在示范园的种植基地内看到,成片成片的油茶花繁叶茂、长势喜人。“我们这里的油茶生产基地有500亩,现在整个产业还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立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木本油料,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食用茶油,而公司研发出来的“本草天香”牌油茶一进入市场便十分走俏。

  据了解,为满足加工需要,通城县的油茶籽收购范围已覆盖鄂、湘、赣、粤、桂等地,带动农民年创收1.5亿元以上。根据规划,咸宁市计划在2020年前将油茶基地发展到150万亩,实现油茶产业年产值100亿元。

  桂花栽植面积全国第一、叉尾鱼回繁育基地全国最大、金刚藤中药材已获得湖北省名品产品称号……从蔬菜到果业,从油茶到中药,从畜牧产品到水产品,一打特色金名片逐渐形成系列,集聚成产业优势,有的已经走出湖北、叫响全国。

  “正是这些优势区的崛起,正是这些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精做强,才让我们咸宁的品牌农业能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咸宁市副市长汪凡非深有感触地说,去年9月,全国“一村一品”暨产业扶贫经验交流会在咸宁市召开,目前,全市已建成“一镇一业”专业镇11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81个,特色农业覆盖6万多农户、20多万农村人口。

  综合施策,积聚洪荒之力迈向“新高地”

  咸宁市是历史上“赤壁之战”古战场所在地,现如今,在惊涛拍岸的大江两岸,“优势区”建设摆开了新的战场。在人力上,咸宁市委、市政府是“指挥中枢”,市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在财力上,重投入抓项目,积聚各方力量综合施策。星罗棋布的各个“优势区”板块呈现“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

  在“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嘉鱼县官桥八组,站在农民培训中心大楼的高处,八组组长周宝生向记者“指点江山”说,他们正在全力推进嘉鱼县国家乡村公园项目建设,打造“十里八村”乡村旅游度假景区,目标是实现年旅游收入30亿元。“在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进程中,涉及到产业扶贫,我们有产业优势的村组也要发挥作用。”周宝生告诉记者,他们把同在官桥镇的观音寺村作为扶贫对象,配合优势区的建设,扶持当地发展绿色油茶、生态香菇、有机水稻等3个增收见效快的主导产业。“未来,产业起来了,我们肯定还要帮他们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三产融合。”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需要政策护航、资金给力、科技支撑,也需要凝聚像官桥八组这样的力量。”丁小强表示,在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过程中,要突出“三抓一优”,即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优化环境,推动优质项目、优质企业、优质资源聚集发力,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注入强有力的支撑。

  在市委副书记吴晖看来,产业要发展,必须先要有好项目。对此咸宁市以谋促建,在幕阜山绿色生态农产品优势带和咸安畜禽、楠竹,嘉鱼蔬菜、鳜鱼,赤壁茶叶、猕猴桃,通城中药材、休闲观光农业等一带十七区谋划、筛选、包装一批重点项目,编制“六园十区”项目库,总投资27亿元,进一步充实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储备。当然,有项目自然不够,还要招商引资。在“栽梧引凤”中,温氏集团进来了,中粮集团进来了,正大集团、福人药业、尚禾集团等一批农业“巨头”也纷纷投身咸宁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目前已完成投资近10亿元。

  如今,在咸宁,涉农部门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人人都有“责任状”,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挂图作战,项目进度每月进行检查督办。今年摆在农业局、林业局、水产局面前的目标任务十分繁重:新造油茶林1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22万亩、农业招商有效投资50亿元、新建3个高标准农产品加工园区……

  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中,良好的环境也至关重要,资金、土地、人才等都是发展中绕不过去的话题。

  在资金上,从2016年起,咸宁市便引入金融行业力量,市财政专门拿出1亿元作为千亿农产品加工工程专项担保资金,与银行进行合作,银行按照1∶10的比例放大,全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打造农业品牌。

  在土地上,咸宁市则以整市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健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土地流转“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全市236.42万亩土地得到确权,流转耕地62.8万亩,流转率达到30%。

  在人才上,通过实施“回归工程”“领头雁工程”“能人工程”,咸宁吸引一大批能人回乡创业。嘉鱼县陆溪镇铜山村村民尹土生回乡后创办了珍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珍湖变成了集休闲、采摘、垂钓、餐饮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带,影响和改变当地的农业发展,带动一批新型经营主体。

  在技术上,开展了北京院士咸宁行活动,邀请了12名院士和专家来咸宁指导特色产业发展和优势区创建;开展了“桂乡农匠”365下基层行动,择优挑选了涵盖各行各业的“专家匠人”,颁发“桂乡农匠”证书,到基层一线指导,解决了优势区创建技术难题。

  综合施策、多方发力。截至目前,咸宁先后培育出了黄袍山、羊楼洞等一批本土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已达53家,市级龙头企业210家,咸宁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开始走向全国,“三品一标”品牌达到441个。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顺应农业发展新趋势、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大举措,这个目标已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我们还将加大政策扶持,加快改革步伐,叫响农业品牌,早日完成向全国一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新跨越。”这是丁小强的“小目标”,也是咸宁百姓的共同期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9553)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下脚料(帕劳)
靠,你又来这里吹牛了,害我找了几个社区, 翻了几百页帖子,终于找到你了。工头让我告 诉你,明天去工地早些,要搬3车水泥两车砖 头,如果搬不完,连昨天的工钱也不给你了
06月23日 09:11
6+1
安吉白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
挤一挤,纹身好疼的。你们不是眼睛好么。
06月23日 09:17
5+1
霜脲氰(俄罗斯)
学习了,偏方害人不浅
06月23日 09:24
12+1
刺参(山东省济宁市)
写的不错,用力顶顶··
06月23日 09:31
8+1
铜陵(新竹)
看了楼主的帖子,我面色凝重,关掉电脑,起身打开冰箱,拿出一瓶农妇山泉,拿在手里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外面灰蒙蒙的天下着小雨,看着窗外,我的心情更忧郁了,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打开窗子,对着窗外大声呐喊 :你写的是神马玩意儿?
06月23日 09:37
4+1
(吉林省四平市)
以前从来不去评价,不知道浪费多少积分,自从积分可以抵现金的时候,才知道积分的重要。后来我就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复制到哪,即能赚积分,还非常省事;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又健康快乐能么么哒
06月23日 09:44
16+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