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综合> 正文
2

全面小康 从未如此之近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这个让13亿中国人满怀期待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从西部高原到东部沿海,从塞北草原到南粤大地,从繁华城市到优美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的十八大召开5年来,面对世情国情深刻变化,我国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的重大胜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说。

  “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从曾经的世界最大贫困国,到如今迈向世界最大小康之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比寻常的世界意义。”在清华大学教授、国情专家胡鞍钢看来,全面小康,就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为普通人创造实现梦想的机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结底要靠发展。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至201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12连增”,连续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工业发展稳步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成为新生力量,产业高端化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已占据GDP比重的半壁江山。

  “大河有水小河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居民就业基础稳定、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5年来,全国就业和物价形势保持稳定。2013年到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价格涨势温和,2013年到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0%。综合来看,7.2%的年均经济增速、2%的通胀率、5%左右的调查失业率,这样的运行格局难能可贵,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枝独秀。

  在新理念指引下,这5年的发展,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也更加追求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发展。仅以区域发展为例就可见一斑:区域发展格局优化重塑,“三大战略”进展顺利。“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进展,区域开放开发步伐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雄安新区启动设立;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成效,生态环保和经济辐射力增强。同时,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统筹推进。

  应当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挑战依然严峻。而小康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丰富,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福利到权利,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每一个都是一道时代命题。只有持续奋斗、迎难而上,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打好3大攻坚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都不能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翻开我国的国情版图:12.8万个贫困村、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贫困代际传递、缺资金、产业发展滞后;主要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的地区……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体现在‘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有人掉队。‘一项都不能少’,某一个重要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局。”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

  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到2020年,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我国吹响了向贫困发动总攻的冲锋号。

  中国社科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表示,我国对推进人类反贫困事业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我国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391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的经济数据,还要有小康的生态环境。腰缠万贯、污水横流不是全面小康,大厦林立、违法建筑遍地不是全面小康,产业高大上、环境脏乱差也不是全面小康。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5年来我国生态环保改革制度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陆续出台,新《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各项生态制度出台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朴实真挚的语言,描摹着全面小康的幸福图景,道出人民心中的美好梦想。

  可以说,在小康这幅多彩的卷轴上,民生是最厚重的底色,共享是最温暖的主题。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紧围绕民生、共享这一核心,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就业、医疗、养老、低保等,历来牵动群众的心。针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对1800万左右的城镇低保人口,要通过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来保障基本生活;对1.3亿多6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增强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对2亿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要让他们逐步公平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对9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要让他们有一门专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

  5年来,我国开创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新境界:企业职工养老金连年增加,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现城乡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教育惠民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教室更加明亮,教育更加公平;城乡交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百姓出行更加便捷,道路越走越宽;公共卫生普及,均等化水平提高。

  此刻,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小康,这个中国人不倦追求的梦想,历经千年的期盼、百年的奋斗,距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今后,亿万中国人更将迸发磅礴力量,阔步迈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5658)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山楂(山东省滨州市)
今天看了复仇者联盟4,那么多特效,感觉现在的漫威电影已经黔驴技穷了,还是喜欢日本电影,也许受设备跟成本的限制,有的画面不清晰,甚至有马赛克,电影封面修的有点大...但是日本电影贴近我们的生活,故事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教室啊,地铁啊,病房啊...最主要一个理由,没有特效,逼真
08月15日 11:14
15+1
双层薄膜温室(黑龙江省鹤岗市)
中国人要炒菜,所以食用油和盐的使用量与欧洲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比欧洲人多三五倍正常。其他的,以蔬菜为主肉类为辅对于多数国人来说倒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08月15日 11:21
6+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