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湖北襄阳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职能,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加快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步伐。
2018年,农机化系统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提升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薄弱地区生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农业生产持续稳中向好,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农机装备能力有了新提升,201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较上年同口径增幅超过1%,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增幅超过4%,插秧机、谷物烘干机保有量增长都在9%左右,自动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装备受到市场青睐。作业水平有了新跨越,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68%,提高1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取得实质性提升,油菜收获、花生种植及收获机械化率均超过40%,同比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农机化科技创新有了新进展,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加快节水灌溉、精准施药、定位施肥、畜禽粪污处理、秸秆还田、残膜回收等农机化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动能。农机社会化服务有了新拓展,2018年我国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7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7万个,全年“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机服务面积累计超过60亿亩次。农机“放管服”改革有了新突破。新修订了农机驾驶、登记和试验鉴定等3个部门规章,取消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发行政许可,推出农机安全监管8个方面44项简政放权便民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提高了工作效能。
张桃林充分肯定了2018年农机化工作成绩,要求农机化系统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为工作主线,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扛起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重任,并对2019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他要求农机化系统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文件,搞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促进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构建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大格局、大体系;抓好全程全面机械化,以补短板促全程,以强弱项促全面,加快产业、地区机械化全面发展,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风险管控;抓好主体培育,壮大服务主体、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业态、提升服务效率;抓好科技创新,开展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引导品种选择、农艺优化、农机研制、农机应用等方面同向而行,组织论证发布一批分品种、分区域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增加农机化技术与装备的有效供给;抓好公共服务,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机械化中的引导作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市场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农机化司司长张兴旺在总结中强调,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迅速掀起农机春耕春播热潮,全力以赴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第一仗。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考察了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双丰收农机合作社、畜牧业种养加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制造基地。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费德平、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三大行业协会及部分省市和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机合作社代表做了典型发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部门、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和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组、农机科研机构、农机三大行业协会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媒体代表参会。农业农村部各有关司局对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高度重视,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畜牧兽医局、渔业渔政管理局、种业管理司、农田建设管理司、计划财务司等八个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