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产频道> 宜州特产> 正文
4

宜州粽

  宜州粽   粽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尤其是五月端午,更是不可少的应节食品。   宜州人不叫粽子而叫粽粑,制作过程叫“包粽粑”。   包粽子并不复杂。选用黏性大的“大糯米”,用碱砂水洗浸后滤干,然后用新鲜的竹叶把糯米及馅心包裹成各种不同外型的“包”,就是粽子。馅心最简便的是裹了五香粉的一小块猪腰方肉;稍微讲究的还加入花生、绿豆、板粟、莲子、白果、红枣、腊鸭、鸡丝。农村里壮、瑶家还喜欢在糯米里加饭豆。   包粽子最好要用新鲜的竹叶,它宽大而有翠竹的芬馨。另外,有用芭蕉叶、黄茅草。扎粽子的绳,宜州人多爱用禾稿心或结草绳用的滑草。   粽子的外形多种多样。小型的只用二两棕米的三角粽、四角粽、三角长尾粽,巴掌长的圆筒粽、金字塔粽;大型的是一两斤甚至五六斤米的枕头粽。   宜州人吃粽子喜欢热吃,尤其是开锅粽,此外还爱吃没有馅心,三角形裹上米浆,放人油锅的“油炸粽”,其表皮酥脆,虽然无馅心同样其味可口。冷吃的叫凉粽,无馅心,包裹时米很松,煮的时间长,粽米几乎溶烂;含水分较多,鲜叶后柔软如糕,色泽金黄,淋上精炼的糖清,柔软光滑,清甜芳香又不腻喉,老少皆宜,令人回味无穷。   街头卖的最高档的是“锅蒸粽”,这是宜州传统的宵夜小食。其外形极似埃及金字塔,馅心用料很讲究,有板粟、红枣、蜜枣、绿豆、花生、莲子、白果、香菇、木耳、猪肉、板鸭、鸡丝、腊肠等,糯米不但有碱砂、硼砂,还用花生油麻油拌过。解开叶后芳香扑鼻,昧道鲜美,诱人食欲。   宜州还有与粽子有关的民俗。端午节包粽子是绝对不可少的,农村里人们都把端午节叫“粽粑节”。端午这天,随处可见小女孩挑着一对10厘米长3厘米口径的竹编小猪笼,猪笼里装的是微型圆筒粽,满村游玩。“三月三”,壮家人祭祀花婆老太,求子求孙,包的是三角带长尾的锥形粽,粽尾上有个草环,祭祀后除了将粽子吊挂在神龠上之外,还拿四个回家挂在房门两边,寓意花婆老太已经送于归来;生孩子请“满月酒”时,作为外公外婆的女方父母.必须包100个粽粑和煮100个红蛋前往祝贺,寓意自己的外孙长命百岁,长大后“高中”状元,带上“红顶子”。客人们散席后,都可得两个红蛋两个粽子的“打包”回礼,二者虽然不抵钱,作为民俗,寓意意深刻,客人们都欢欣地接受。   千百年来,粽子一直是宜州人不论什么民族都喜爱的传统美食,也是街头游卖的风味小食之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17)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鄂尔多斯(云南省红河州)
好久好久不见
10月17日 14:36
9+1
资阳(斐济)
飘过,烧纸,点蜡,上香,没动静;倒酒,进贡,放炮,砸碑,没反应;挖坟,掘墓,开棺,鞭尸,没脾气;放火,焚尸,锉骨,扬灰,再试试;摆案,画符,运功,雷轰,没乍尸;法铃,木剑,小人,念咒,再招魂;流泪,痛哭,哀嚎,捶地;此人已死,有事烧纸!后面的保持队形!!!!!!!!!!!
10月17日 14:43
3+1
葡萄糖(波黑)
老人有什麽好說的,老了就象枯爛的樹枝,人老了就算不死也沒有多大意思,真可為風燭殘年,值得長壽長壽的說嗎,身體變好,變得回童年,少年,青年嗎,這個社會全是騙子,而且是合法的騙子。
10月17日 14:50
4+1
番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此回复虽有且仅有两个字,却深刻地表达了回复人滴惊讶与暴脾气,反应出作者性格十分暴力,变态,辣手催花,足以见作者从小骂人练就的扎实的文字功底和颠倒黑白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寰的创新能力。实是禽兽不如!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主题,在‘**’后面加上美腿,胸部,臀部。。等等词汇给人无限感动和遐想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回复中之极品,沙发占座中之绝笔。。。)
10月17日 14:56
6+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