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室频道> 行业动态> 正文
3

贵州大坝:蔬菜住进智能大棚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近日,笔者在大坝镇簸箕坝村有机高粱示范基地的智能大棚里看到,村民们正忙着采收蔬菜,现场一派繁忙。在一个月以前,高粱育苗接近尾声时,大坝镇簸箕坝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便寻思着将智能大棚循环利用发展有机蔬菜种植,持续有效带动群众发展。

  在簸箕坝村的有机高粱示范基地的大棚里,放眼望去,绿油油的蔬菜长势正好,工人们站在蔬菜栏边忙碌地采收着,不一会儿,翠绿欲滴的蔬菜就堆成了小山堆。

  正在忙着采收蔬菜的村民王元香告诉笔者:“这个大棚给蔬菜提供了非常好的生长环境,蔬菜长得非常的快,要抢抓抢采,晚上要拉到贵阳去卖。”这里工人大都是当地的村民,60多岁的村民王启英就是其中之一。从今年2月份开始,她就在基地里干活了,不管是高粱育苗移栽,还是蔬菜种植和采收,她都参与其中,每天都能拿到120元的工资。王启英一边忙活一边高兴的说:“作为庄稼人,这里算是轻巧活,年级大了重活也做不了,来这里不管是移栽高粱还是收蔬菜都能上手,收入也高。”

  今年是智能大棚进行循环利用首次试种蔬菜,按照目前蔬菜的成长周期来看,15天左右即可收获一批成熟的蔬菜。据测算,从今年6月到明年2月高粱育苗之前,可以出产8至9批次蔬菜。相比于传统种植,智能大棚种菜不仅不受气候影响,还能智能调节大棚环境,有效缩短蔬菜生长周期、提高蔬菜品质,蔬菜生长过程可通过全自动化设备控制,许多工种都由设备来完成,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快捷。

  笔者从大坝镇簸箕坝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刘棋处了解到,智能大棚内主要是利用大棚中间的挂灯传感器感知大棚内的二氧化碳 、温度、湿度等,由显示屏传到传感器上,形成自动控制。利用移动喷水+湿帘+大型自动风扇协调运作,保证长出来的蔬菜苗都比较均匀。

  目前,基地里共有13个智能大棚,合作社利用这个期间规划发展有机蔬菜种植,既可以增加村民收入,也使大棚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据了解,随着首次智能大棚蔬菜试种取得成效,后期合作社将积极探索利用智能大棚发展高效农业,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品种,让“智能大棚” 给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惠及更多群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9659)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鹌鹑肉(四川省自贡市)
学习了,偏方害人不浅
10月19日 14:43
12+1
德州(乌兹别克斯坦)
对中间型食物应有更多的研究和定位。如,块根型:白苕、红苕、山药、洋芋、笆蕉芋,等;干果型:腰果、板栗、枣、等;鲜粮型:嫩包谷、嫩豌豆、嫩胡豆,等。它们既是粮更是菜或是名小吃、零嘴儿的原料,粉丝不少。既能健身,也能点睛坏事。请专家们专专,给人们一个明白。
10月19日 14:49
10+1
枇杷叶(卡塔尔)
看了楼主的帖子,我面色凝重,关掉电脑,起身打开冰箱,拿出一瓶农妇山泉,拿在手里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外面灰蒙蒙的天下着小雨,看着窗外,我的心情更忧郁了,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打开窗子,对着窗外大声呐喊 :你写的是神马玩意儿?
10月19日 14:56
4+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