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种养殖> 疾病防治> 正文
1

鹿坏死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一、流行特点

  鹿坏死杆菌病多在秋冬季节鹿群中发生,公鹿秋季配种期间由于顶斗蹄部损失,仔鹿哺乳期和分群蹄被踏伤,而感染发病。此外,运动场凸凹不平,有异物、积水、泥泞时都易感染发病。

  二、临床症状

  病鹿表现跛行,可见蹄叉红肿,继而蹄冠红肿敏感,局部发生坏死,坏死组织不断扩大,不久破溃流出污秽带恶臭脓法和坏死组织。如不及时治疗,肿胀继续蔓延到掌部于唇粘膜和齿龈粘膜形成溃疡性坏死,久不愈合。随着坏死的进展,鹿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喜卧,消瘦而死亡。

  三、预防

  1、加强定期和不定期消毒工作,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限制细菌繁殖。

  2、保持地面平整,保持皮肤和粘膜完整,杜绝细菌侵入。

  3、不喂带芒刺饲料,分群或鹿群调动时,要稳,防止鹿只互相踏伤和撞伤。

  4、控制和保护好鹿群防止顶斗。

  5、发现此病及时隔离治疗,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四、治疗

  要采取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对患部剪毛,清洗消毒,清除局部坏死组织、脓法、异物,用3%双氧水和5%碘酊按1∶20的比例配合液或3%高锰酸钾液冲洗创面,然后撒上碘酊或等量硼酸粉末(或提毒散或生肌散)。还可以用高锰酸钾粉,然后包扎绷带。每隔2~3天换药1次。病情严重者,可用0.25%普鲁卡因20毫升,碘胺嘧啶注射液20亳升,链霉素100单位,进行蹄部神经封闭,疗效显著。

  全身疗法:可用10%葡萄糖注射500毫升,安纳咖10毫升,乌洛托品注射液20毫升,碘胺嘧啶注射液20毫升,1次静脉注射,效果良好。也可应用抗生素治疗。发现食欲不振时可灌服姜酊。



agronettjc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4023)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芦苇(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
**!(此回复虽有且仅有两个字,却深刻地表达了回复人滴惊讶与暴脾气,反应出作者性格十分暴力,变态,辣手催花,足以见作者从小骂人练就的扎实的文字功底和颠倒黑白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寰的创新能力。实是禽兽不如!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主题,在‘**’后面加上美腿,胸部,臀部。。等等词汇给人无限感动和遐想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回复中之极品,沙发占座中之绝笔。。。)
11月03日 09:08
6+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