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种养殖> 饲料营养> 正文
2

蝎子饲料的配制

  1、人工养殖类饲料:有黄粉虫、土元和蜈蚣等。它们繁殖力强、生长快。但应提前饲养,以防饲料短缺。这类饲料特别适用母蝎。2、昆虫类饲料:有蚂蚁、蝴蝶和各种蛾子等。可到野外捕捉或用黑光灯诱捕。适应投喂2~3厘米的幼蝎和未成年蝎。3、肉类饲料:青蛙肉、麻雀肉、鸡肉、猪肉等。可直接投喂未产仔孕蝎,不能在池内放置太久,以免变质,要及时清除变质饲料。4、矿物质饲料:初春时,可在蝎池表层放些山石下的风化土和骨粉拌入肉类饲料,投喂多龄的蝎子。5、配合饲料:①麸皮(炒黄)30%,蛋汁40%,肉30%。②肉泥30%,麸皮(炒黄)30%,面粉(炒黄)30%,青菜泥10%,拌成颗粒状。③食糖200克,麸皮200克、乳汁150克。配合后的饲料只要不变质即可投喂各龄蝎子。投喂量以蝎子吃饱不剩料为宜。6、自配饲料添加剂:据试验,在饲料中加入1%的合剂和少量的复合维生素,可使蝎子长得肥壮,产仔量提高。配制方法是:把1000克过磷酸钙粉碎成细未,加入硫酸亚铁3.5克,硫酸铜3克,硫酸锰2.5克,硫酸锌1克,硫酸镁1克,碘化钾0.05克,然后拌匀,制成合剂。蝎子的内部种群关系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野生蝎,还是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家养蝎,都是以若干个体组成的种群生活在同一栖境中。无论种群的密度大小、结构如何,其内部个体间均发生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这些联系有些是合作互利的,有些则是相互制约的。
  
  1.种内互利合作当种群密度较低或适宜时,所有个体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空间,这时个体间多是友好相处的。其中,母蝎的护仔行为,就是这种关系的典型。仔蝎自母体产出后,都爬到母背上,寻求保护。此时母蝎担负着保护仔蝎的责任,随时提高警惕,谨防仔蝎受到伤害。与此同时,仔蝎之间也和睦相处,并服从母蝎的管理、保护,很少发生强行挣脱保护的现象。当蝎群密度适宜时,群体内所有个体间都能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在蝎窝内,一蝎一室,相安无事;在出巢捕食时,也各自为战,互不相扰。尤其在早春、晚秋及冬蛰期间,由于蝎子的活动性降低,发生冲突的机会减少,也就更有利于蝎群保持稳定。
  
  2.种群内的相互制约当蝎群密度过大时,食物供应、活动空间、栖居环境等发生紧张,就会引起种群的自疏作用,即通过各种种群内的相互制约作用,来降低种群密度,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例如,互相残杀就是在密度过大,或者食物、水分供应不足时,在蝎群内发生的同类相残现象。互相残杀主要表现为大蝎食小蝎、壮蝎食弱蝎、正常蝎食正在蜕皮中的蝎等,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母蝎残食刚出生的仔蝎。另外,蝎群密度过大时,一方面会造成蝎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干扰,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蜕皮生长,也影响取食增重,致使生长发育速度迟缓;另一方面在母蝎繁殖期间,还会影响母蝎情绪,使受精、胚胎发育和产仔过程受到干扰,造成死胎、死仔,降低繁殖率。再者,由于蝎群密度过大,常常造成食物紧缺,还会引起取食过程中的竞争、殴斗等现象,也不利于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蝎子的种内竞争诱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严重缺食缺水。②相互干扰严重。③温、湿度等生态因素恶化。④争夺空间。⑤争夺配偶。只要搞清楚以上诱因,处理得当,蝎子的种内竞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agronetsdq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2915)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紫竹(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
写的不错,用力顶顶··
05月25日 22:25
8+1
无花果(河南省南阳市)
今天看了复仇者联盟4,那么多特效,感觉现在的漫威电影已经黔驴技穷了,还是喜欢日本电影,也许受设备跟成本的限制,有的画面不清晰,甚至有马赛克,电影封面修的有点大...但是日本电影贴近我们的生活,故事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教室啊,地铁啊,病房啊...最主要一个理由,没有特效,逼真
05月25日 22:32
15+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