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农业农村主任局长会议在贵阳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19年,贵州将积极拓展农业综合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大健康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把农业种植与观光、采摘、民宿、休闲、养生等体验活动结合起来,打造一批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力争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在产业融合上实现新突破。
2019年,贵州将奋力实现蔬菜种植面积2000万亩(次)以上,食用菌种植规模30万亩(亿棒)以上,水果面积720万亩以上,中药材面积720万亩以上,投产茶园面积600万亩以上,着力培育10个百万亩农业生态产业,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更大成效。
为努力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农产品基地,示范带动贵州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贵州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坝区田间道路、水利设施、输配电、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等配套设施。推进坝区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实现坝区最低亩产值8000元以上,力争平均亩产值10000元以上,把500亩以上坝区培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
会议强调,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优先突破。贵州将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的优势品种,优先选择资源禀赋好、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支持,率先突破;紧盯品种从前端到终端的每个环节,及时进行改良和提升,切实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发展。
2018年,贵州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着名(驰名)商标的龙头企业达249个,“虾子辣椒”“兴仁薏仁米”“威宁马铃薯”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下一步,贵州将继续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在做大做强老品牌同时,打造一批新品牌,切实提升贵州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立足于省内市场,贵州将进一步推动农产品进机关、学校、社区、医院、企事业、超市、军营。在此基础上,贵州还将通过举办好辣博会、茶博会等重要展会活动,建立优质农产品产销联盟,用好对口帮扶资源,积极对接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等多措并举,推动贵州农产品走出去。
据悉,2019年贵州将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8%,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1.71:1。为此,贵州将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知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水果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积极推进茶叶、辣椒、畜产品、薏仁、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
此外,为解决农业技术服务短板,贵州将出台支持政策,组建由国内顶尖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加强对重点品种研发、技术集成创新、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攻关。并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强化农民培训服务,开展万名坝区专业技能骨干农民培训工作,确保每个培训对象掌握1—2门专业技能,提高坝区农动者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