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喷涌而出,在这再平常不过的画面背后,是哈尔滨供水人的节日坚守。
一年365天 为“水质量”把关
早7时,当整座城市还在半梦半醒时,张玉和同事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前往距哈市市区240公里外的磨盘山水库采集水样了。
冬季的磨盘山,冰封水库,一片寂静。为保证水质安全,供水集团水质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每周都要驱车到磨盘山水库,进行撮雪凿冰、分段取水、现场取样、精细检测作业。
到达预定点位后,几名工作人员忙乎起来,清理冰面、钻冰取水……冰面上钻出水后,一名工作人员立刻把取出来的水样装进提前准备好的29个玻璃瓶里。
“这次取样要做29项检测,每项都要取样。这些玻璃瓶里的水样是做金属项目和有机项目检测的,旁边的瓶子是做溶解氧项目检测的。”哈尔滨市供水集团水质中心水质管理部负责人张玉告诉记者,为确保春节期间哈市饮用水各项指标正常,必须对磨盘山水质持续检测。
“今天携带的重量还好,有时候要测101项指标,得带101个样品瓶,每项指标都需要不同容量的瓶子,两个爬犁都装不下,每次都得提好几个大桶。”张玉说。
在完成第一个取水点的工作后,他们向位于3公里外的第二个取水点走去,几个人拉着装有电钻、取样器、样品瓶的爬犁,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冰面上。
一次检测至少要徒步行走3个小时,一年365天,他们的工作字典里没有“节假日”。
每天15公里 守护“生命线”
每一滴饮用水,从磨盘山水库“走到”哈市居民家里,都要经过176公里的长输管线。
在长输管线的沿线,哈供水集团设立了5个管理所,30余名巡线员每天都身背工具徒步穿山越岭。磨盘山长输管线分公司沈家营管理所辖区内有34.5公里管线,大部分管线分布在山区,雪下得大一点就找不到路,巡线员们需要绕着走很远。通往井室的每条小路都是被巡线员们硬踩出来的。
“今年算雪小的了,往年有的地方雪大得都能没过膝盖,走一趟得4个多小时,每个巡线员一天要走15公里左右。”磨盘山长输管线分公司沈家营管理所所长冉建江告诉记者,沈家营管区共有104个排气井,巡线员每天除了在供水管线上巡线外,还要下到井室里检查每个接口漏不漏、排气孔冻没冻。
春节期间用水量大,巡线员增加巡线次数,每天早早出发,中午啃一口面包,喝点自带的水,等到晚上忙完了再回所里一起吃个“团圆饭”。沈家营管理所巡线班班长于刚说,过年见不到父母是常事。只要确保市民吃上放心水,守护好“生命线”,这个年就过得很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