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综合> 正文
2

“小舢板”加入“大航母” 不怕大风大浪

  安徽省传统农区宿州市埇桥区,过去农民习惯于分散种养,难以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2012年以来,埇桥区创建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单个的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成利益共同体和产业化链条,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农业航母”,在融合发展中取得“1+1+1>3”的聚变效应。

  这一创新做法,从2013年起连续六年被写入安徽省委一号文件,2017年被原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201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抓好政策扶持和配套服务,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市、县区两级财政每年兑现产业化联合体成员各类奖补资金3600多万元。

  请了“田保姆” 种地不费神

  “请了‘田保姆’,种地不费神。”埇桥区进步家庭农场主韩进步说。9月7日上午,他到自家地里转悠了一趟,看到玉米又粗又壮,放心地去忙别的活了。“‘田保姆’把俺的500多亩地打理得可好了,比俺自己种地强多了。”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力陆续外出务工,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力90%以上都不在村里,留守种地的人员大多是妇女和老人。“每逢农忙时节,打工者匆匆回乡,又匆匆返城,田间管理难以跟上,谁来种地成为一大问题。”韩进步说。

  为推动土地由分散到集中,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各地纷纷出台土地流转激励政策,激发了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性。许多地方土地流转步伐加快,规模流转、大宗流转逐渐增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几年前,韩进步开始流转土地,做起家庭农场主。“可是,当我们流转到500多亩地时,一些问题出现了。”韩进步说。首先是流转成本提高,由于市场竞争,租金由最初的每亩500元提升为每亩1000元;化肥、种子、农药第一季约每亩240元,机耕、机播、机收约每亩100元,管理约每亩50元,每承包500亩地就需先投入70万元,这是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难以承受的。“由于仓储和晒场不够,有一年秋收遇到连绵阴雨,粮食没地方晾晒,发生霉变,损失比较重。”韩进步说。

  2009年左右,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素兰在流转土地中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扰。“当时我就在想,如何既能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又能避免这些风险?”经过一番探索,意利达推出了“土地托管”新模式,针对“耕、种、管、收、售”五大环节,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条龙服务。“我们帮农民收上粮食,售卖完毕,把粮款直接打到他们的卡上,完全是保姆式服务。”韩素兰说。

  从各自为战到抱团作战

  家庭农场缺少资金、技术和市场怎么办?合作社缺乏稳定的服务对象,怎么办?农业企业的原料供应不稳定、原料质量无保障,怎么办?在从事“土地托管”业务中,韩素兰充分接触三大农业经营主体,了解到他们的困惑。她说:“虽然农业经营主体各有各的优势,但单打独斗又各有局限,不仅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也难以体现。”

  于是,韩素兰说服14家合作社和17家家庭农场,希望成立一个联合众多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合社”,实现互惠共赢、抱团发展。可是,由于在全国尚无先例,2012年初,当她去工商部门注册“联合社”时,工商人员不敢给她注册。最后,在省农委的协调下,几经周折才注册成功。

  “在‘联合社’中,各成员明确分工,通过签订生产服务合同、协议,确立各方的责权利,用契约和利益进行联结。”韩素兰说。农业企业主要承担农产品经营销售、统一制定生产规划和生产标准等职责,并以优惠的价格向家庭农场提供种苗及农业生产资料,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联农业企业,下接家庭农场,起中介纽带作用,按照农业企业要求为家庭农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家庭农场主要是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联合社’三方共赢的优势逐步显现。”韩素兰说。农业企业通过规模采购向家庭农场供应农业生产资料,获取差额利润;通过直接与家庭农场联结,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既确保了原料稳定供给,又减少了原料采购中间环节,节约了成本;通过指导监督家庭农场生产,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服务和作业服务,有了稳定的服务面积和集中连片的作业环境;产业类合作社在帮助企业统一组织生产资料供应及产品回收中获得相应的提成。

  “在‘联合社’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家庭农场。”韩进步说。仅以农资购置来说,过去单个家庭农场购买农资,很难还价,厂家、经销商说多少价就是多少价,自从加入“联合社”,家庭农场有了话语权,可以拿到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农资成本大大降低。“‘联合社’内部就有农资经销的合作社,不仅价格更加优惠,服务也更加周到,所有农资一站式送到家。”韩进步说。

  从三产脱节到三产联动

  午收过后,埇桥区皖神面制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运送面粉的货车往来穿梭,数十个面粉加工点每天运来数百吨面粉。这些面粉有的被制成面条供应大型超市,有的被深加工成谷朊粉、淀粉、乙醇等化工产品出口创汇。

  通过签订规范的生产服务合同,严格明确各方责、权、利,皖神公司与10多个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成分工协作关系。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承担着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销售以及统一制定生产规划和生产标准等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联龙头企业,下接家庭农场,起到纽带作用;家庭农场按龙头企业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龙头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在这个生产经营体系中,一二三产实现了联动和融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它就是“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联合体’的前身是‘联合社’。虽然都是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合,但‘联合社’只有一产(农业),与二、三产业脱节,农业经营主体从农产品深加工及服务环节获益偏少。”韩素兰回忆,2012年夏天,宿州市委一位负责人在“联合社”考察时提出,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打通一二三产业,跳出就农业发展农业的模式。当年9月,意利达创建了首个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引入加工型、服务型龙头企业的同时,构建上下游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加工、流通、储运、生态、旅游、文化等产业联动的多功能综合性生产经营体系。

  经过几年的发展,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从最初的16家增加到272家,覆盖了粮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导产业,年产值达290亿元以上。随着各类联合体不断涌现,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生产要素相互融合,进一步实行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格局,实现了“1+1+1>3”的融合效应。例如,埇桥区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中的担保与反担保方式形成了资金融合。

  “近年来,联合体已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宿州市农委主任张金海说。2017年宿州市加入联合体的家庭农场人均纯收入4300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9倍,辐射带动农民25.6万户,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以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农林牧渔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1535)
投诉
本文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喷雾喷粉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对中间型食物应有更多的研究和定位。如,块根型:白苕、红苕、山药、洋芋、笆蕉芋,等;干果型:腰果、板栗、枣、等;鲜粮型:嫩包谷、嫩豌豆、嫩胡豆,等。它们既是粮更是菜或是名小吃、零嘴儿的原料,粉丝不少。既能健身,也能点睛坏事。请专家们专专,给人们一个明白。
10月31日 09:18
10+1
双鸭山(甘肃省定西市)
有种病叫做地中海贫血
10月31日 09:25
9+1
没有更多评论了
推荐阅读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揭阳·2024-03-05 10:55:043
已经到底了